市民体验漳州市龙文区无障碍设施:“走得通、行得顺”

日期:2025-10-16 16:39 来源:人民网 浏览量:{{ pvCount }}
  人民网漳州10月16日电 (苏海森)“无障碍设施很方便,细节很周到!”10月15日,在福建省漳州市龙文区碧湖街道下洲花园,腿脚不便的蔡阿姨独自一人坐着轮椅,从出家门口到乘坐电梯,再到小区闲逛,一路上通畅无阻。

  

  市民体验龙文区无障碍设施。简文祥摄

  当天,龙文区无障碍设施体验活动举行,邀请众多残疾人代表、老年人代表等群体参与,展示龙文区在无障碍环境建设方面的成果,提高市民对无障碍设施的认知,从而让更多的人关注无障碍设施建设、参与到无障碍环境营造中来,促进社会对特殊群体的关爱。

  作为体验者之一,蔡阿姨在体验完无障碍设施后深有感触:“经过建设和改造,小区电梯按钮够得着了,一楼也有可供轮椅通行的平缓坡道,到家门口的卫生服务中心也方便多了、体验更好了。现在可谓是走得通、行得顺。”

  

  市民在居民小区体验无障碍健身器材。简文祥摄

  据悉,此次无障碍设施体验活动以市民日常生活动线为主线,涉及居民小区、卫生服务中心、公交站台、文化展馆等场所,串联起居住、政务、医疗、交通、休闲、文化等六大场景,受邀市民代表实地体验龙文区改造后的无障碍设施实用性与人性化设计,体现“从家门口到心门口”的服务温度。

  

  市民参观闽南(漳州)革命历史展览馆。该馆增设了无障碍导航一体机等无障碍设施。简文祥摄

  

  市民通过闽南(漳州)革命历史展览馆的无障碍通道。简文祥摄

  家住龙文区的李大爷是一名听障人士,平时喜欢光顾一些文化场所。当天,参与体验活动的他就对龙文区无障碍设施的实用性与人性化设计颇有好感:“位于龙文区的闽南(漳州)革命历史展览馆这次改造增设了无障碍导航一体机、AI手语云端翻译系统等设施,精准满足了我们听障人士的需求。”

  作为无障碍通行设施,盲道是龙文区无障碍设施的重点建设和改造项目之一,涉及通往农贸市场、卫生服务中心、行政服务中心等市民日常生活路线。

  

  市民体验盲道。简文祥摄

  “改造后的盲道辨识度高,通过凸起的条状及点状盲道纹路,我们能够轻松感知到环境的变化,从而保障安全行走。”当天的体验现场,几名视障者手握导盲杖行走在崭新的盲道上,遇到拐角处均能自主完成“转弯”动作。

  据悉,无障碍设施是指保障残疾人、老年人、孕妇、儿童等社会成员通行安全和使用便利,在建设工程中配套建设的服务设施,涵盖盲道贯通、无障碍电梯普及、智能导航系统应用及公共空间适老化改造等场景。无障碍设施建设,不仅是服务民生的基本体现,也是衡量城市温度和社会文明的一把“标尺”。

  

  市民在龙文区碧湖街道便民服务中心体验无障碍设施。简文祥摄

  

  市民体验无障碍电梯。简文祥摄

  龙文区无障碍设施样板区位于龙文区碧湖街道,总投入约1338万元,包括61个子项目,涉及龙文区碧湖街道7个社区,毗邻漳州市新兴政商核心区,总面积约1.8平方公里,受益人数超3万人。

  

  在户外日常生活路线上,市民体验无障碍设施。简文祥摄

  该样板区入选2025年福建省无障碍设施样板区,于今年6月启动建设,以“为他们,为我们,共创共建共享”为创建理念,聚焦系统串联、安全便利以及品质宜居三个方面,从无障碍通行、服务、信息交流三类要素着手,从全龄友好角度及场地自身特色出发,重点从社区适老适儿化改造、共享公园绿地资源两方面着手,切实解决无障碍环境建设领域突出问题,补足缺口短板,完善长效机制,不断提升无障碍设施的规范化、精细化、常态化管理水平,最终为打造宜居、智慧、韧性城市助力。

  

  市民体验公交车站站点无障碍座椅、轮椅坡道、语音报站系统等无障碍设施。简文祥摄

  自龙文区无障碍设施样板区启动建设以来,龙文区成立专项推进小组,由区政府牵头,住建局、街道办、设计单位等多方联动,倒排工期、简化审批流程,确保项目高效落地。目前,龙文区无障碍设施样板区建设已基本完工。

  龙文区住建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以建设创新、宜居、美丽、韧性、文明、智慧的现代化人民城市为目标”。龙文区无障碍设施样板区建设是贯彻落实这一目标定位的具体举措,希望借助此次体验活动普及无障碍知识,形成无障碍共识,推进无障碍建设。

  (责编:江苇杭、吴舟)